-

時過境遷。

573廠要什麼冇什麼。

工人的醫療,教育,婚喪嫁娶等支出,都要由他們自己貼錢。

廠裡能做的,隻有一次次的打白條。

至於獎金,一個月拖一個月,足足欠了兩年。

林凱峰感慨道:「這件事冇有問題,一會會議結束,我立刻給集團的財務部門打電話,儘快讓他們撥一筆錢過來,先把同誌們的家庭生活問題解決,然後再一點點,解決其他方麵的問題。」

「謝謝……謝謝……」

張國慶雙眼含淚。

兩手顫抖地從兜中掏出一包廉價香菸,撕開外包裝,取出一根放在嘴裡。

林凱峰安慰道:「張廠長,你們廠這些年過得不容易,原因大家都知道。」

「並不但是廠裡領導的責任。」

一個大飛機項目,差不多掏空573廠全部的家底。

由於該項目逐漸不受重視,隨時麵臨下馬。

573廠跟著無法得到充足的財政撥款。

「同誌們的各種困難,都會得到妥善的解決,我給大家一個保證,573廠很快就能重新步入輝煌。」

「你們需要什麼,集團就給你們撥什麼。」

林凱峰正色說道:「我對大家的要求隻有一點,拿出當年的拚搏勁頭,為龍國的航空事業,再創新功!」

「嘩啦啦……」

張國慶丟掉嘴裡的香菸,第一個帶頭鼓掌。

冇有後顧之憂,其他問題都不再是問題。

573廠有著三十多年的光榮歷史。

更有著一批愛崗敬業的優秀職工。

573廠能夠從小到大,從弱到強,最開始隻能修理部分飛機,一直到現在能夠修理,研製各種類型的民用飛機,少不了工人和技術人員的無私奉獻。

無論林凱峰還是劉老將軍,身上冇有一星半點的架子。

二人的和顏悅色地詢問著573廠存在的各種問題。

漸漸地,眾人的膽子開始大了起來。

不再像剛纔那般拘束。

下午三點,林凱峰代表北方機械集團,正式與573廠簽署併購協議。

這一刻開始,申城飛機製造廠消失不見。

取而代之的是北方機械集團下屬的北方飛機製造公司。

全廠職工一共有1327人,廠區占地麵積說大不大,說小不小。

用來進行飛機維修綽綽有餘。

要成為有競爭力的飛機製造企業,廠區麵積和職工人員遠遠不夠。

擴大廠區隻是開始。

很快,林凱峰將對外進行人員招聘。

設備採購方麵的工作,會有航空工業部協助完成。

林凱峰同時向劉老將軍承諾,北方機械集團力爭在半年的時間內,幫助北方飛機製造公司完成脫胎換骨。

「你小子做事,真是一如既往的乾脆利落。」

劉老將軍選擇今晚住在廠招待所,明天一早返回京城。

晚上八點鐘,老將軍叫上林凱峰,陪他在廠區附近散步。

林凱峰淡笑道:「不是我乾脆利落,而是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,我們現在能正常向國外購買生產設備和生產資料,誰知道再過幾年,西方對我們會不會是另外一個態度。」

劉老將軍點了點頭,凝重道:「西方世界現在賣我們緊缺的商品,是因為他們需要我們協助牽製蘇盟,一旦蘇盟不在,很多事情也就說不好了。」

蘇盟和東方陣營的衰敗,給龍國上了深刻的一課。

冷戰開始到現在,蘇盟始終保持著窮兵黷武的軍事進攻姿態。

幾百萬人的常備軍,各類型武器裝備,成就了蘇盟的超級大國威懾力。

偏偏。

蘇盟在擁有強大軍事實力的同時,自身經濟發展出現了嚴重的倒退。

國內生活物資短缺,經濟發展與軍事發展,呈現著背道而馳的局麵。

軍事科技突飛猛進的同時,蘇盟的民生經濟陷入了瓶頸。

偌大的國際商品市場,看不到幾樣蘇盟的核心技術商品。

反而是米國,西方,島國商品大行其道。

如今,龍國商品開始出現在國際舞台。

通過民用商品大量出口,龍國企業在國際市場勉強擁有了一席之地。

上午,林凱峰帶領眾人前往機場,送別劉老將軍。

昨天的現場辦公會,劉老將軍協助林凱峰解決了廠裡的一些政策問題。

廠裡職工的家屬子女戶口轉移,糧食指標。

再三叮囑申城市府,將擴大573廠規模,協助北方機械集團盤活企業,當成一項組織任務去辦。

所需地皮需要在一個月內撥付。

時間就是生命這句話,被林凱峰融入了北方機械集團的發展進程。

也讓劉老將軍瞭解到北方機械集團做事,從來都是快刀斬亂麻。

拖泥帶水這種事情,可能出現在其他企業,其他部門。

絕不會出現在林凱峰的企業。

就算冇有劉老將軍的命令,申城相關部門也不敢有絲毫怠慢。

北方機械集團和林凱峰,不但是首長眼裡的財神爺。

對於申城而言,又何嘗不是如此。

申城當地和573廠一樣,同樣有光輝的歷史。

幾十年前,申城是赫赫有名的地區經濟中心。

全國的經濟風向標。

申城想要重現輝煌,除了自身努力,還要藉助外力。

大力招商引資,吸引資金幫助申城更好地發展。

林凱峰和他的北方機械集團,成為了申城發展的重要助力。

「同誌們,我已經向首長下了軍令狀。」

「全方位地為北方機械集團的經濟建設服務。」

申城市府,市首梁躍進掐滅手裡的香菸。

再三提醒放兩旁與會人員,協助北方機械集團盤活573廠,也是再幫申城自己。

「林凱峰在鵬城特區投資了兩座大型產業園,才讓鵬城的經濟發展始終壓著我們一頭。」

「如今,好運氣終於到了我們申城。」

「北方機械集團將要投入新的資金,擴大573廠的規模和生產實力,引進先進的設備,招聘大量工作人員,此舉不但能夠為我們帶來大量稅收,還能解決待業知青的就業問題。」

「你們都給我記清楚,千萬不要因為林凱峰之前投資鵬城,而對他有任何的意見,誰敢在這件事情中使絆子,給林凱峰找不痛快,我讓他一輩子不痛快!」

「組織任務容不得三心二意,更不許出現任何的遲疑。」

如果你覺得本書寫的好看,請分享給你的LINE好友,感謝支援本書籍,網址𝗌𝗍𝗈.𝖼𝗈𝗆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