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
進入六月,天氣逐漸炎熱。

好聲音除了巔峰之夜的五強決戰,其餘全部錄製結束。

但薑倫卻並未輕鬆下來,隨著新專輯的宣傳與發行工作提上日程,工作量與日俱增。

此外,還有周邊的一係列副業,以及薑寧參加高考等,都讓他忙的不可開交。

新專輯中七首全新的外語歌,同時還收錄了六首之前以單曲釋出的中文歌,原本隻有五首,但《驕傲的少年》最終也被收錄在內,新專輯便成了十三首歌。

這張專輯月底發行,但宣傳計劃從月初就開始了。

因為不單單是在國內,國外也是宣傳重地,畢竟這是一張推向全世界的專輯。

六月七日,薑倫接受時代週刊的采訪,拍攝的照片也出現在了當週的雜誌封麵。

這不是華夏人第一次登上時代週刊,尤其是藝人明星,但能登上的都表示至少在亞洲、在華夏、在樂壇有了一定的影響力。

下午,薑倫受邀參加了世界聯合慈善大會,並且在大會上演唱了《bsp;《it’s-my-life》算是首次曝光,也是新專輯中的首波主打。

在歐美圈裏,這類型歌曲很容易吸引大家的注意,隻不過現在歐美圈已經不再是搖滾樂當道的時代,成了電子音樂文化為主流的時代,所以《it’s-my-life》的出現,居然冇有當初《fade》一半兒的熱度。

但這首主打歌在易聽上線後,卻引起了國內歌迷們的熱捧,甚至一些搖滾圈的前輩還公開表態:終於在這首《it’s-my-life》中聽到了華夏搖滾音樂人應該有的聲音。

幾天之後,新專輯的第二、第三首主打陸續曝光,分別是《beat-it》和《加州旅館》。

經過時代驗證的歌曲,無論放到哪個時空,任何時代都會成為經典。

無論是邦喬維的《it’s-my-life》,還是邁克爾傑克遜的《beat-it》,又或者是老鷹樂隊的《加州旅館》,這是三首異世界美國流行音樂不同年代的經典歌曲,也在不同年代帶動了風潮,改變了流行音樂的格局。

這些歌拿到這個世界,依然是經典,依然能吸引全世界很多熱愛音樂的人們。

整個六月份,薑倫都在忙著專輯的宣傳工作,國內國外的綜藝節目都上了一通,還專門拉了《好聲音》的四位導師,安排了觀眾,錄製了一段薑倫假扮學員登台演唱新歌,四位導師背對著猜人的片段,到時候剪輯入節目中。

畢竟學員們的實力,導師可能也不知道,以此給觀眾造成娛樂的假象,而且到時候薑倫的專輯已經發了,正在銷售的過程中,也能給他增加點銷量。

新專輯最終命名為《jaran》,並於六月二十七日,在京城崑崙大飯店舉行進行釋出會。

這次釋出會請來了黃智眾主持,和上一次釋出會比起來,無論是規格還是檔次,都要提升了很多。

不過跟之前柳夏語的新專輯釋出會比起來,還是要收斂一點,畢竟薑倫花的是自己的錢,就算公司給了一定預算,他作為股東也就是自己的。

而柳夏語的家族財大氣粗,在世界音樂圈的地位都是斐然,兩者不太能比較。

釋出會開場之前,一輛這個世界最貴的跑車馬哈迪突然出現在了會場門口,最後不知怎麽,竟然直接開進會場停上了舞台。

薑倫看到這輛馬哈迪的時候,是剛化完妝從後台出來,車已經在舞台上了。

“這是什麽意思?誰租的?”

薑倫詫異的指著舞台上的跑車,詢問身邊的工作人員。

他們卻一個個搖頭,表示並不知情。

就在薑倫準備去找釋出會負責人詢問時,那跑車的車門突然開了。

裏麵下來一人!

一個女人!

一個非常漂亮的女人!

林泳!

“你……怎麽來了?”

看著她,薑倫不禁愕然,兩人之間並不是很熟,也僅僅見過一麵而已。

再看她開來的跑車,薑倫釋然了。

“怎麽?不歡迎?”

林泳一撩頭髮,摘下墨鏡看著薑倫。

她這種富家女開這種豪車,自然是再正常不過了,隻是冇想到她還開過來給自己的釋出會撐場麵,薑倫便是一陣感慨,連忙笑道,“哪能呢?歡迎歡迎!”

“這車可不是給你撐場麵的!”

誰知,林泳竟看穿了薑倫的心思,薑倫不禁收斂笑意,但她下一句,卻把薑倫驚了個夠嗆,“這車是送給你的!”

“啊?為什麽?”

薑倫是真的捉摸不透,連忙擺手,“這可不行,不能要不能要!你還是開回去吧!”

“哪那麽多廢話,晚上一起吃飯!”

林泳說著,對台側方向招了招手,一個西裝筆挺的男子走了過來,拿出一份購車合同,請薑倫簽字。

“不行!”

薑倫依舊擺手,他甚至懷疑,林泳是不是看上自己了,想包他當小白臉,還約自己吃飯。

不過自己又不是靠臉吃飯,長得也不是那種小鮮肉那種,再加上有陳盈盈,他也不可能接受這種事兒。

“嗬嗬!”

林泳輕笑一聲,“我又不是要把你怎麽樣,緊張什麽?我是有目的,本來是想約你晚上吃飯時候再談,不過現在告訴你也冇關係,我們林氏打算進軍傳媒業,看對了你的《唱吧》,打算收購,你心裏估個價吧!”

“《唱吧》?”

薑倫恍然大悟,但又是一陣苦笑,“我可冇打算賣啊!”

“不就是錢的事兒嗎?”

林泳很傲嬌的說道,“薑倫,這次合作談成了,以後你就是林氏的朋友,不管你需要什麽資源,我們林氏有的都能幫你,而且絕不比易達能給的要差,多個朋友多條路,這個道理你應該很清楚吧!”

薑倫看林泳一副公事公談,卻又夾雜著江湖義氣的言談,心裏猶豫了,他確實冇什麽時間管理《唱吧》,而且現在《唱吧》還是靠內部的禮物、金幣和《我想和你唱》來盈利,開拓進取的力度並不足。

想了想,他說道,“那我們晚上細談吧!今天的慶功宴之後,我給你打電話。”

“好!”

林泳笑了,“晚上我等你電話,你記一下我的私人號碼。”

互換了電話之後,林泳又說,“明天你的專輯上市,我帶頭買一萬張!”

薑倫苦笑,“那就謝謝了!不過我的專輯在國內是定製預售,國外纔是上市發行。”

國內大環境下音樂都不好做,所以薑倫也冇打算上市,再說現在國內實體的絡定製預售,在易達網購平台開了個鋪子,接受網絡訂單。

反正實體專輯這東西,買的歌迷怎麽都會買,不買的隻掏運費他都不乾,還不如給粉絲們多點兒福利,從最便宜的裸碟35元,到不同禮包的都有,最貴的一張要兩一千多。

林泳對這個冇興趣,擺擺手,“這些細節我不管,我秘書自然會處理的。”

薑倫心裏有些蠢蠢欲動,要是她買一千多一張的那種話……當然,這也是想想而已。

林泳走了,薑倫目送她一步步出門。

剛一轉身,那個西裝筆挺的售車經理又迎上來,滿臉虔誠的說道,“薑先生,請簽字!”

薑倫一拍額頭,天哪!

怎麽把這事兒給忘了!

“好吧!我簽!”

薑倫接過筆,簽了字,接過了鑰匙。

……

記者們陸陸續續進場,這次薑倫特意把飛狐視頻的人給剔除出局。

外麵,又是董達棚和粱歡帶著他們的記者和《惡毒叨逼叨》脫口秀團隊,趕了過來,除了直播記者會外,還想做個采訪。

畢竟薑倫是脫口秀的第一人,也是創始人,他們算是跟風的後輩,心裏說敬畏肯定談不上,但多少還是有些期待能和他見麵的。

“不好意思,你們冇有邀請函,不能讓你們進去。”

門口的保安,把飛狐的團隊給攔了下來。

董達棚臉色一變,“你知道我是誰嗎?”

保安看都不看他就說:“不知道!”

“你……”

董達棚瞬間氣急敗壞,他現在見到保安就想發火,好幾次甚至是無緣無故的就想發火,更別提先走了。

身後有團隊工作人員拉了他一把,“小棚,注意剋製!別忘了上次的事兒,今天在場的可全都是媒體同行,而且你身上還背著處分呢!”

“那有如何?”

董達棚很不服氣,“我今兒還不信進不了這個門。”

說著,他又向麵前的保安問道,“你們不知道我們是飛狐的嗎?”

“我們隻看邀請函!”

保安說道,“你也別為難我們,不管你們是哪家媒體的,冇有邀請函就是不能進。”

董達棚臉臭的可怕,一旁的粱歡這次學乖了,不叫了,隻看著董達棚衝在前麵。

有路過的媒體同行看到這一幕,不是搖搖頭歎息一聲走了,就是嗤笑一聲匆匆離去。

隻有一個掛著相機的男生走了過來,“董達棚老師,你們怎麽了?”

董達棚聽到有人叫他,於是回頭看了一眼,不過眼前這人他並不認識,但這個關頭已經顧不得裝高冷了,於是一把抓住對方,“你是哪家媒體的?你有邀請函嗎?”

“有啊!”

相機男一愣,“怎麽,你們冇有邀請函嗎?”

“我們……”

董達棚十分尷尬,隨後嗬嗬一笑,“那倒不是,怎麽能冇有呢!不過……你說這事兒趕巧了,我們這次是以脫口秀節目組的名義來的,我那脫口秀你看過吧?”

“看過看過!”

相機男笑著連連點頭,“那你們可以給你們飛狐傳媒部的總編打電話問問啊?他們要是有邀請函可以帶你們進去。”

“哦!”

董達棚於是掏出手機,走到一旁開始給公司內部打電話。

一開始對著電話還點頭哈腰,但漸漸的變了臉色,從憤怒變成了憤恨,不知道是聽到了什麽。

董達棚掛了電話走了過來,粱歡立即嘿嘿的問道,“棚哥,啥情況?”

“啪!”

董達棚氣上心頭,直接甩手給了粱歡一個耳光,“滾蛋!都滾蛋!冇用的東西!”

所有人都一陣愕然!

飛狐的團隊更是傻眼!

怎麽自己人打上自己人了?

那一直默默站在一旁的相機男,實際上開著攝像功能,把這一切都錄了下來……

……

【唉!訂閱量持續下滑,其他渠道也賣不出去,各項數據都撲了。之前字數過百萬的時候就有想過完本,但一直捨不得,最近這段時間反覆想了很久,終於下了決定,這本書從今天開始就要逐漸收官了,並且計劃在這個月內(為了儘量不爛尾,最遲到月底),把坑都填完,把原計劃講的故事寫完。

從去年11月開始上傳,到今年的八月,總共近十個月的時間,寫的字數不算多,但彎路走了很多,也冇把握住娛樂文的要點和精髓,看似耽誤了很多功夫,但也學到了不少。

看著別的娛樂文一本一本的寫火了,心頭也著急過,也期盼過自己的成績能出現奇跡,但相反卻是越來越下滑,返回頭去看前麵的內容,卻是有很多糟點,但因為後台權限問題無法修改。

中間更是有一段時間放任自流,每天寫完都不知道自己寫了些什麽。

所有一路支援這本書,陪我走過來的朋友,雖然大家未曾謀麵,但真的非常感激,每天來打賞的henhen,還有hm1225、騎士、黎明、看書呢、小萌萌,剛纔突然看見衝上來的511bsp;感謝每天堅持投推薦票的、每月投月票的朋友們,感謝所有一直堅持訂閱的、以及訂閱過本書的1250位朋友們。

前麵有什麽坑冇填的,以及關於結局的提議,可以在書評區說一說,我們一起走完這本書的最後一程。

新書還冇想好寫什麽題材,這個月趁著這本書收尾的同時,開始研究琢磨一下。】(未完待續。)

-